在智能电动浪潮下股票做空杠杆,中国汽车产业秩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。智能化几乎成为了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比拼重点,在此背景下,越来越多车企选择与TMT企业强强联手,共同探索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。
2月21日,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。这或许意味着华为“第五界”即将到来。
2月24日消息,日前上汽奥迪发布了全新的A5L官图,并确认称这款车配备了华为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系统。
在此之前,一汽和华为已经达成合作了,2023年10月24日,一汽解放与华为在华为深圳坂田基地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,涉及AI、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领域。
长安汽车更是于2023年11月与华为签署了《投资合作备忘录》。2024年8月,长安履行承诺,以115亿元入股深圳引望,获得10%的股权。在此之前,华为已经和长安携手打造了阿维塔车型。
除此之外,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两大品牌——岚图汽车与猛士科技,分别在今年1月和2月官宣与华为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正式成为华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。
剩下的造车国企呢?奇瑞和华为携手打造了智界,北汽和华为携手打造了享界,江淮和奇瑞携手打造了尊界,北汽和华为进行了HI模式的合作,打造了极狐阿尔法S车型,广汽和华为携手打造了传祺M8,即将上市。去年11月30日,广汽集团宣布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。这是继今年9月双方在上海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备忘录的又一次合作。
你细数一下,国内的造车国企,几乎都和华为达成了战略合作,除了那些半死不活的,几乎无一例外,为什么造车国企都“投华”了?
最大的原因就是,这些造车国企股票做空杠杆,几乎都出现了销量下滑,利润暴跌的情况,
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披露的数据:
● 上汽集团: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57.96亿元,同比下滑25.91%;净利润约为2.79亿元,同比下滑93.53%;扣非净利润约为2916.61万元,同比下滑99.23%。
● 广汽集团:实现营收282.32亿元,环比增长15.41%;净利润为-14.0亿元,由盈转亏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-15.3亿元,同比减少216.0%。
● 长安汽车:营业收入为342.37亿元,同比下降19.85%;净利润为7.48亿元,同比下降66.44%;扣非净利润5.12亿元,同比下降74.96%。
在营收和净利润双跌的情况下,这些造车国企必须要想办法去自救,而看到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“珠玉在前”后,这些造车国企和华为合作成为了必然的选择。
第二个原因,华为本身是不造车的,因此不会和这些车企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,华为更像是一个供应商,像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博世,而华为也是目前新能源供应商之中,实力最强的,智能驾驶是绝对的第一梯队,智能座舱也表现不错,另外,华为还有自研的电机、电控等技术,另外,华为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,所以跟华为合作,相当于既得了里子,又得了面子。
但是,随着这么多的车企和华为达成合作,华为IN CAR的含金量,也在降低,这些造车国企,能不能靠着和华为的合作去走出困境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上海股票配资网_实盘免息股票配资_正规在线股票配资观点